最近,一部名为《自尊———命运的瞬间》的影片在日本上映。这部影片以二战中日本的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为主人公,极力塑造东条的所谓“自尊爱国”形象,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多年后的今天,炮制这样的电影,显然是向亚洲人民示威,向国际社会挑战。
但是,邪不压正。这部影片刚试映,就在日本遭到抗议与批判。制作这部影片的东映公司的职工成立了“电影《自尊》批判之会”,发表声明,指出这部影片歪曲事实,推卸日本作为侵略者和加害者的责任,违背日本国民希望和平的意愿。电影评论家山田和夫说,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是世界人民的公敌,这已是历史定论,而影片《自尊》却大唱反调。还有群众到东映公司举行抗议集会,明确提出警告,美化侵略战争“将导致日本新的战争体制”。
这部影片不得人心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它露骨地宣扬反动的历史观,鼓吹“侵略无罪”、“战争有功”、“反省有害”,妄图推翻东京审判的铁案。这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所有主持正义的人民决不答应的。
影片鼓吹“侵略无罪”。它宣扬一种奇怪的逻辑,说侵略战争是“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以及参与这种行为的人都是“无罪的”。影片中的东条英机在法庭上诡称,他对被日本侵略的国家“是无罪的”,如果说有罪,只是对日本战死的军人和饱尝战争之苦的国民有罪。他还扬言,在这一点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是一样的。这样,影片就从根本上抹杀了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的区别,一笔勾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罪责,并且给这个战犯罩上了一个荣耀多彩的光环。
影片鼓吹“战争有功”。它重弹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为了打破“封锁”、偷袭珍珠港是“自卫行动”的老调。更有甚者,它还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与印度和东南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硬扯在一起,似乎日本为亚洲人民做了什么大好事。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的侵略扩张,正是要把亚洲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以达到称霸亚洲、征服世界的目的。
影片鼓吹“反省有害”。它着力描绘了一个坚持日本军国主义者无罪的法官,指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不公正的”,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复仇”,南京大屠杀是“以传闻为证据的夸张”。影片还借东条之口说,如果日本承认侵略战争的罪行,“将为日本埋下祸根”,日本将被视为“最坏的国家和民族,我将愧对日本的子孙后代”。影片歪曲历史,竭力渲染东条在“命运的瞬间”保持了悲剧式的“自尊”,这是用电影为在日本颇有市场的“民族自虐”论作注脚。实际上对日本来说,敢于正视历史,才是真正的自尊。而美化侵略,愚弄民众,才是“自虐”,对日本民族的现在和将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众所周知,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亚洲,给广大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战后50年来,日本少数极右分子死不认账,伺机作翻案文章,利用电影为侵略历史翻案是这些人的惯用手法。他们接二连三地抛出过此类影片,受到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严厉批判。影片《自尊》的严重之处在于:一是为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歌功颂德,竭尽美化之能事;二是此片出现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后的今天,更具反动性和挑衅性。
必须指出,影片《自尊》的出笼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社会上右倾思潮发展的产物。战后,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埋下了祸根,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是日本的不幸。影片制作者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想在电影中主张日本没有进行过侵略战争”,“要通过这部影片改变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什么手段比电影更为有效了”。这番话和盘托出了日本少数极右分子的政治心态。
应当说,影片《自尊》是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它提醒人们,对日本社会上存在的这股逆流,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就日本而言,谨防右翼思潮泛滥,保证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日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新华社5月13日电